在铁岭县蔡牛镇靠山屯村,有一个看似普通的农家院,走近小院时,就会有阵阵酒香扑面而来。这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农家院,却是内有乾坤,与小院相连的是占地20亩的铁岭县殿生酒厂,每年可产酒1000多吨。仅1月份,酒厂就已经接到100多吨的产品订单。
1个办公间、1个产品展示间、3酿酒车间、2个发酵车间、1个包装车间、1个存酒地窖。殿生酒厂从一个小作坊发展成一家大酒厂,厂长刘殿生从一个普通农民成长为一名优良企业家,这个过程用了整整20余年。
“因为爱喝酒,想喝到不上头的纯粮食酒,那就自己酿,这就是我创业的初衷,没想到一干就是20多年。”刘殿生告诉记者,1998年,他和妻子祖秀芬开起酿酒坊,经过找师傅学习和自己摸索,逐渐总结出一套酿酒经验,用靠山屯村的地下泉水酿出来的粮食酒甘醇可口、余味悠长,积攒了实实在在的好口碑。但由于小作坊酿酒,工艺设备跟不上,每天产酒很多不过几千斤,市场始终打不开,产品仅在本地及周边地区销售。
2011年,刘殿生夫妻俩作出重大决定:建酒厂,打品牌,让靠山屯的纯粮酒走出东三省,“飘香”我国。当年,夫妻俩投资10余万元,建起干净宽敞的酿酒车间,安装了超前的酿酒设备,注册品牌,还把珍藏多年的老酒全部搬到了地下酒窖。
“酿酒虽然是传统行业,但是研发和生产须与时俱进。随着时代发展,人们对白酒的品质、种类、口感的要求越来越多,所以酒厂在产品研发、设备改造等方面都下了大功夫。”祖秀芬介绍,酒厂目前共有保养酒、富硒酒、窖藏老酒等瓶装酒20多种,按度数、发酵时间、年份不同,共有散装酒30多种,所有酒都是纯粮酿造,每一批酒都有我国、省、市三级检测报告。而且酒厂每年都会投入定资金进行技术改造,去年投入30多万元,将全厂所有酿酒所用的塑料管道输送设备全部改为了304白钢设备。
走进酒厂办公间,房间一角摆放着一排陶瓷酒缸。刘殿生随手掀起一个缸盖,浓浓酒香立即扑鼻而来。“好粮好水酿好酒。”谈起酿酒,刘殿生两眼放光,酿酒知识说得头头是道。“高粱要买黑龙江、内蒙古等地的精良红高粱,水须是靠山屯的地下泉水”“发酵时间不能低于1个月,时间越久酒越香”……因为天天和酒打交道,如今的刘殿生用鼻子一闻,酒的好坏便知一二。
“酒还得是陈的香,走!我带你去地下酒窖转一转,看看我家的窖藏老酒。”祖秀芬说着拉起记者直奔地下酒窖。推开一扇厚重的木门,一种来自地底的气息,混合着沁凉、湿润与酽酽酒香扑面而来,沿着幽暗的通道拾梯而下,白色的灯光下,可见窖内别有天地。在经年累月积聚的醇厚酒香里,一排排尘封的储酒陶坛摆放在酒架上或整齐地地方在地上,存放多年的老酒坛和触手冰凉的窖壁上都积满了厚厚的白色菌苔。祖秀芬告诉记者,酒窖里都是10—20多年的窖藏老酒,很长年份的已经有24年。
如今,殿生酒厂可日产酒1万多斤,共有100多家加盟门店,产品已销往北京、上海、江苏等我国各地,销路不愁。“今后,还要结合新消费需求持续改善产品,创新营销渠道和方式,进一步叫响‘靠山屯’品牌,真正让靠山屯酒‘飘香’我国。”对于未来的发展,刘殿生信心满满。